您的位置: 一诺留学  >  留学地区 >  美国留学 >  行动指南

耶鲁大学教授:给研究生的11条军规

时间:2015-12-25  / 编辑:Abby
   同学们大学毕业以后除了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以外,读研做科研可能是另外一条康庄大道了。但做科研绝不是头脑发热的决定,它更需要严谨的态度和强大的规划能力。下面一诺小编给大家整理出来耶鲁大学教授,给研究生的11条军规,同学们可以慢慢体会一番!

  一、永远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只要做一点点的“预”,就可以让你在博士生涯中避免一些灭顶之灾。想吐槽就吐槽吧(Be cynical)。假如你的研究计划行不通,假如某个导师非但对你的研究计划不予支持,甚至嗤之以鼻。那么,你还是赶紧换一个研究题目为妙。

  二、别指望教授来管你

  现实中,有些教授会去管你,有些则不会去管你。大部分教授估计想管你,但他们整日都忙得晕头转向,不亦乐乎,自己都顾不过来,那有时间去管你呢,爱莫能助。那么,你就得完全靠自己,而且最好习以为常。我这么说有多层含义,其中两个要点是:

  1. 你最好尽早确定你到底想做什么题目。

  学位是你要去拿,而不是教授要去拿,你要你自己去争取。当然,导师也不会袖手旁观,导师会给你一些指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你解决你在培养程序和经费上的后顾之忧,但是,且记:导师不会手把手地告诉你你的论文如何做。很多事情都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需要导师指导,你就去问导师;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指导,那你就必须主动地找他/她,别守株待兔。

  三、你必须知道你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之所在

  当你初来咋到,你得在第一年广泛地阅读和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感觉你阅读的那些文献,都完全没用,后来你会品味出原来不是那样。如果文献中有些东西你看不懂,不要灰心丧气,可能那不是你的问题,而是作者的问题,他/她可能根本就没有说清楚。

  如果某个大权威对你说,你将一无所获,原因是你没有去上课,没有获得数据,那么,请你勇敢地告诉他/她,你会出成果的。如果他们依旧固执己见,那就跟他/她拜拜。唯有你自己最清楚自己工作的意义,让他见鬼去吧。

  这个阶段会让人有受煎熬、受挫折的感觉,为伊消得人憔悴。但天无绝人之路。你需要冷静地思考,不断问问自己:我现在在这里究竟在干啥?要沉得住气。这个阶段对你的个人生涯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对出新思想至关重要。

  此时,你得考虑,究竟什么东西可以构成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这个决定必须由你自己独立做出,理由有二:

  首先,如果你研究的问题是别人给你的,你会感到这个问题是别人要你去做,而不是自己要去做,因而不会捍卫它,不会为之奋斗,直至获得漂亮的结果。

  第二,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会影响你未来的发展。你未来将献身于哪个领域,这个决定必须由你自己自主的作出。

  慎重地选择你的科研方向,这对科学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也许在这个方向上你可以开辟一个全新的天地。请记住:如果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某个研究,就去开始去收集数据,那有什么意义呢?那是做无用功。

  四、要克服心理障碍

  在你的研究生生涯早期,你就必须培养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这样就不至于被后来可能碰到的各种挫折所干扰。如果你不时刻保持警惕,那么课业的压力、听课的压力、语言的压力以及其他种种意料之外的压力,会把你忙得团团转,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儿,或者说像一个分子做杂乱无章的布朗运动。以下列举一些注意事项:

  1.仔细斟酌博士选题,并为之奋斗终身。

  无论你多么努力,你都将无法规避你的课题问题。每人都如此,这源于论文的开放性。你必须学会判断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你得意识到不可能有“完美”的论文的存在。静下心来,在有限时间、金钱、精力、激励和思考下,尽你所能,把论文修改到最好。

  在研究生涯的早期,你可以通过完成所有既定的任务来减缓论文的问题。所以请尽早修完你的所有课程并完成相应的考试。这不仅清除了准备学位论文前的障碍,在成功完成这些任务后,你可能足够出色了。

  2. 唯马首是瞻的行为不会有出色的表现,建议你与同实验者以同事的关系相处。

  论文是你不得不面对的硬指标,而同事或者合作者的态度则是一个不明的挑战。如果你表现得像一个同事,别人也会把你看成是一个同事。

  读研究生只是改变你的未来发展的途径之一。如果出现了更好的机会,那就不妨做一个“逃兵”。有三个好理由值得这样做:

  首先,可能这真的是个好机会,而且这个机会比读研究生所做的任何事都更有创造性和挑战性。当你有足够长时间来证明辍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时,那就暂时放弃读研吧。比如一个跟你研究工作不是直接相关的非洲野外项目、一个软件开发的合同、一个在首府科技政策制定部门当助手的工作机会,或者在某个主流报纸/杂志社当科学栏目实习记者的机会。

  其次,只有当你在关注这种机会时,你才能被称为是一个真正独立的研究生。如果你认为读研究生是你唯一的选择,你会于心不安,容易变得有些沮丧并且心态不稳,当然没法回到最佳状态。

  最后,如果读研真的不合适你,强扭的瓜也不甜,您甚至会因此失去更多其他的机会。除了当一位科学家,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事情值得去做,也许人力市场找到的一些工作比当科学家好得多。如果你真的不适合当科学家,或许你应该尝试其他的工作。

  但是,千万不要鲁莽行事(go off half-cocked),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决定。在做出最后决定前,应该和研究生院的负责人以及人品不错的老师谈谈想法,他们会给你不错的建议。

  五、尽量少选课,多阅读多讨

  如果你对你的研究领域已经相当熟悉,那么就尽量减少上课的数量。这个建议看上去和之前有点自相矛盾,其实有它的道理。当下,你应该学会如何为你的课题思考。这需要你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地听课和机械地重复。

  学会思考,你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得有大块完整的时间;其次是,和那些对科学问题理解得更透彻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过多的上课可能适得其反。如果你很有积极性,那么阅读和讨论将会比听课更有效、更具有启发性。通常我会建议,跟少数几个同事组织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并邀请一两位老师参加。老师们一般都会很乐意参加,因为他们对讨论的课题也很感兴趣,也会喜欢你们的创意。这种讨论会,同时将给该科目的老师积累一定的信誉,关键是他们还不用做任何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些建议不适用于一些介绍专业技能的课程,比如电镜成像、组织学和轻潜水技术(scuba diving)等等。

  六、写研究计划,并征求别人的意见

  撰写研究计划有许多好处:

  1. 总结一年来你所看和所想的内容,并通过梳理与总结,激发你的新想法。

  2. 通过提供一个具体的演示(concretedemonstration)来证明你在合理地利用时间,并以此来维持做事的独立性。

  3. 互利互惠。没经过梳理的口头交流太零碎,而经过细心整理的文档能在同行之间传阅,并获得他人的意见,旁人只有在阅读了你的研究计划以后才可能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4. 你需要学习如何写文章,我们也一样。

  5. 找到让你自己满意的科学问题,这一点很重要的。你需要向同事证明你并不是完全对此手足无措,并且得到大家的支持。

  提出一个研究计划,并达成这个目标的方法是:

  1. 一份有关你的研究计划的简短陈述,这是一个科学问题或者假说。

  2. 从学术角度,而不是从你个人的角度,提出该假说的重要性,以及该假说如何与你所研究的其他领域内的想法相结合。

  3. 用详尽的文献综述来证实你所提到的有关该假说的重要性。

  4. 把你的科学问题拆分成若个小问题,并逐个击破。

  在设计实验、观察以及分析时,请确保在每一阶段都准备好备选实验。把这些步骤一个个罗列起来,并逐个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把大问题转化成一系列的小问题,你可以永远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以此减轻刚开始面对一个大问题时的手足无措。你可以从中知道哪些问题、哪些步骤比较费时,或者困难比较大,来列出各个事情的优先顺序。当你明白一些步骤没法解决时,你有其他一系列的事情可以做。

  5. 写出一系列可能出现并对整个项目具有毁灭性打击的大问题,并按此写出的相应的备选实验,以防所担心的问题在实验中真的出现。

  6. 设计两到三个实验并同时开展,以此确定哪个实验最可能成功,这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可能同时有两到三个模型对你的想法有相似的解释力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不得不面临这些问题。刚开始就发现这些问题,比在同时开展两到三个实验,并当第一个实验失败后再考虑这些问题更有效。

  7. 给你的论文报告选定一个日期,并合理安排报告开始前的这段时间。

  给自己设定好截止日期后,你会有紧张感。别担心,当这样进行一段时日后,这种紧张感会更加强。

  8. 在你完成文献的阅读之后,需要花费两到三周的时间来撰写研究计划,并争取给更多的同行评阅,以此得到尽量多的评审意见。希望他们返回的意见是有所帮助,然后你再针对这些意见逐一回复。

  9. 当完成这些步骤都时,你其实已经差不多写好了引言部分了,这将花费你一到一年半的时间。

上一页1 2 下一页
免费发送到我的邮箱:

只需3秒钟获知你的名校录取率    私人定制精准匹配    留学宝典免费送

*姓名: *电话: 性别:  男  女
           
*最关心的问题:
24小时之内您将会接到我们的电话,我们确保绝不将您的信息外泄

联系一诺查看更多

全国统一电话:400-003-6508

电话:010-62680991

传真:010-8248332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西区彩和坊路十号1+1大厦705室

一诺精品留学服务更多>

我要去美国
硕博 | 本科 | MBA| 高中
我要去他国
英国| 加拿大| 香港

新加坡| 美国| 新西兰

我要规划
后高考计划|速通计划
我要考试
托福| 雅思| GRE|
GMAT| SAT| SSAT
我要游学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关注一诺留学微信

关注一诺留学微博

版权所有@2012-2016    一诺留学网    京ICP备12034294号-1

联系电话:400-003-6508  010-62680991     传真:010-82483329     邮箱:service.bj@yinuoe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