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博士从西北大学到哥大的实习和转学案例分享

时间:2015-01-05  / 编辑:fairy

   在很多美国留学生的成功案例中,有很多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今天,一诺留学小编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位法学博士从西北大学到哥大的实习和转学案例,希望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在西北大学法学院读JD (Juris Doctor,法学博士)的第一年里,我除了要迎接繁重学业的挑战,还要筹划暑期实习与转学事宜。无论是实习还是转学,都是为了给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虽说找实习机会可参照前辈经验,转学可遵循固定程序,但由于每个人的情况和想法不一样,完全按部就班是不可能的,因而这一路上还是充满挑战。

  风尘仆仆找实习

  对于法学院的1L(指读JD的一年级学生,L是law的缩写)来说,能找的暑期实习工作有四大类。第一类是进入律师事务所实习。对于1L来说,律师事务所是最难进的,因为通常来说,1L的实践能力较弱,常常不被律师事务所看好,律师事务所在招收暑期实习生时往往更青睐2L(指读JD的二年级学生)。第二类是进公司做法务工作。如果求职的1L具有某一领域的教育背景或从业经验(比如有理工科背景,或是在咨询、金融等领域工作过),那么他/她就会在实习职位的求职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第三类是进入政府机关实习,比如证监会、地方检察官办公室等。最后一类是进入法院实习。法院是1L暑期实习去的最多的地方。我一心想去法院,一是出于好奇,二是因为除了暑期实习,我以后可能就没机会去美国的法院工作了(非美国公民不能在美国的法院工作)。所以斟酌再三,我决定只申请法院的暑期实习生职位。

  在美国,法院分为联邦法院和州法院。联邦法院包含最高法院、巡回法院和区法院三类,州法院分高、中、初三级。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不接受实习生,但联邦的巡回法院和区法院都会给法学院的学生提供很好的实习机会。一般来说,法院的等级越高,实习职位的竞争也会越激烈。若按竞争的激烈程度给各级法院排个名,大概的次序可能是这样的:联邦巡回法院>州最高法院>联邦区法院>州中级法院>州初级法院。法院实习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也受地域的影响。比如,就同级别的法院而言,芝加哥、纽约、旧金山等大城市法院的实习职位肯定比堪萨斯或费城等地法院的实习职位更加抢手。因为在大城市的法院里实习,实习生不仅能接触到更多、更复杂的案子,而且有可能接触到更优秀、更有影响力的法官。就同一级别的法院而言,不同级别的法官的影响力不同,相应的实习职位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不同。比如,首席法官(chief judge)属下的实习岗位竞争就比一般法官更激烈,而一般法官属下的实习岗位竞争比行政法官(magistrate judge, 处理比较简单案子的法官)更抢手。总的来说,法院比较喜欢那些在本地读法学院的学生,或是家在那个州的学生,因为他们往往对当地更熟悉,也更愿意花时间学习当地法。据说,州最高法院安插的实习生往往都是当地的“关系户”。我既没有当“关系户”的资格,又不愿意去不太知名的州中级法院和初级法院,于是我干脆放弃了州法院的申请,直接申请了芝加哥北区和纽约南区的联邦法院。这两个法院所管辖的地区分别都是芝加哥和纽约最繁华的地区,公司最多,案子繁杂,实习生能得到的锻炼机会会很多。

  申请法院的实习职位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简历、cover letter和成绩单。简历需要突出自己的写作和分析能力,cover letter应表达出自己对法院的热爱和对诉讼的激情等。如果你恰好了解并喜欢某个法官的风格,或与该法官曾有一面之缘,那一定要把这个信息放在cover letter里,此类信息会凸显你的与众不同。可惜我一个法官也不认识,根据不同法官的简历去设计不同的cover letter又太费时间,而且未必有效,所以我就做了个通用的cover letter模板。该模板的核心内容大致如下:我是一个从中国来的学生,对美国的法院系统和法官十分好奇,而这次实习机会可能是我了解美国司法系统的唯一机会;然后我列举了一些工作经历,吹嘘了一把自己的写作水平;结尾抒发了一下自己的雄心壮志。

  申请发出去两三周后,我陆续收到了几个法官邀请面试的通知。联邦区法院的面试一般分为初试和复试:先由三个法官助理(clerk)进行初试,初试通过后再和法官进行面谈。实习后我才知道,法官助理在决定录取实习生方面有很大权力。一个法官助理曾告诉我,他们每年会收到两百多份暑期实习的申请,但是只录取两个人。三个助理会根据法学院排名、成绩以及简历将申请人筛选到二十个左右,让法官过目,然后确定面试对象。由于暑期实习生实际上是助理的助理,因此实习生的能力和性格都需要得到助理的认同,所以助理们的印象和评价也将成为应聘者能否得到实习机会的决定性因素。和助理的初次面试一般都很轻松,所问的问题也是面试中经常涉及的问题,包括为什么念法学院、为什么想来法院实习以及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等,只需诚实回答即可。

  在面试之前,实习申请者可以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资料,比如主要的面试问题、面试官的资料等。我在面试前便从Linked-in (一个职业社交网站)上搜索到了我的面试官之一——法官助理Allison的简历,看后觉得她的经历非常棒,因此在面试一开始就仰慕地称赞了她一番。Allison事后告诉我,她当时觉得我的这种举动非常吸引人,让她印象很深刻。她还告诉我,当时我爽快地从芝加哥飞到纽约,风尘仆仆地赶来面试(一般来纽约法院应聘实习职位的都是当地学生),所表现出的决心和热情让他们几乎立刻就确定要录取我。

  在面试时,实习申请者可以根据面试官的风格来采取相应的面试策略。当时我注意到三个助理都很随和,彼此很亲近,因此在面试的时候也表现得比较随意,而不是表现出一副野心勃勃的样子。总的来说,申请法院的实习生职位就是please the clerks,法官助理喜欢你了,法院的大门也就为你打开了。

  搞定实习,逍遥过第二学期

  我在1月底就确定了实习单位,这就等于将第二学期的重担卸下了一半。大部分同学在2月和3月时仍在寻找实习,因此我们的课余对话几乎都是围绕着谁去了哪儿实习、哪里有什么新的实习机会和项目等。由于此时只是第二学期的初期阶段,功课并不紧张,加上大家都已经历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战场洗礼,不再有上学期那样的焦虑,因此法学院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每周四是固定的Bar Review (去酒吧聚会),周末则常常会有各种派对活动。

  第二学期刚开始,各大律师事务所也开始蠢蠢欲动,纷纷举办1L reception,邀请我们参加晚餐,去律师事务所参观。此举在于吸引同学们在OCI期间(On Campus Interview, 针对二年级暑期实习的校园招聘会,通常律师事务所会安排合伙人和律师去各大法学院面试)报名参加该所的面试。怀着十足的好奇和新鲜感,我参加了两个律师事务所的活动,席间主要了解了两个所的业务、风格和招聘要求等。由于参加这样的活动比较费时间,而且的确很难在reception里通过自己的某种表现打动合伙人,拿到一个面试机会,因此,我最终打消了利用reception找工作的念头,乖乖回去读书去了,只等暑期来临开始实习。

  为谋前程转名校

  在西北大学的这一年里,我心里一直藏着一个念头——转学。这个念头随着我来到纽约实习而变得愈发强烈。在美国,不仅LLM (Master of Law, 法学硕士)可以在毕业后转成JD,1L也可以转学到另外一所法学院继续学习。

  有个前辈告诉我,法律这个行业特别讲究出身,别人要看你的本科院校是不是常青藤学校,看你就读的法学院是不是Top 14,看你的律师事务所是不是Vault Top 20 (Vault是一个网站,每年公布律师事务所排名)的大所。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你在这个行业的发展。这话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也不无道理。比如,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基本都是哈佛、耶鲁的毕业生。再比如,我所实习的的法院的法官在招聘法官助理时也是要求top 5名校出身,如果不是top 5名校,那对应聘者成绩的要求会随着学校排名的降低而越来越高。在美国,律师这个行业保守、现实而残酷,每个人进来时就被贴了一个标签,大家会根据这个标签对你作出评判。这和其他很多行业按业绩说话不一样,不一定是谁能力强,谁就受尊重。美国很多律师事务所还是吃大锅饭的地方,律师在职业初期是无业绩可言的,只是跟着合伙人做项目而已,而这并不能明显区分律师能力的强弱,因此律师事务所在招人的时候,就格外注重出身和成绩。他们的理论是这样的:优秀是一种习惯,他们需要优秀的人带领律师事务所,而不需要那些拖后腿的人。

  中国人在美国律师事务中大部分从事的是交易性业务(transaction, 如资本市场和并购类业务等)和诉讼业务(litigation)。纽约的律师事务所地处金融中心,规模大,而且非常国际化,为法学院毕业生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和成长平台。而这些律师事务所除了哈佛、耶鲁等名校毕业生外,招得最多的就是本地法学院的毕业生,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和福德姆大学等。

  因此,到了纽约后,我便开始向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申请转学。每个学校的对转学申请者的要求不一样,但整体而言,转学材料包括1L成绩单、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两封法学院教授推荐信(我还加了一封法官的推荐信)、简历、院长嘉许状(Dean’s Certificate, 申请者在法学院有出色表现的证明)、LSAT (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 法学院入学考试)成绩和LSAC (法学院录取委员会)网上申请表。转学申请和JD申请一样,采取滚动式录取的方式(rolling basis),因此申请得越早越好。当时由于我所在学校成绩单办公室寄送得太慢,院长嘉许状迟迟出不来,导致我的转学申请在7月15号截止日期那天才勉强完成。

  我在焦急中度过了一个周末。周一下午,我发现一个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信封静静地躺在我的信箱里。当看到信中说我被哥大录取的时候,我内心狂跳,生怕是招生办的人发错信了,总为他们会不会撤销录取而忐忑不安。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很好笑。直到后来陆续接到哥伦比亚大学的邮件注册及其他相关通知,我才确认了这个好消息,心里踏实下来了。这封录取通知意味着我的战场将从西北大学法学院转移到哥大法学院,而我的朋友圈也从芝加哥移到了纽约。此刻,新的一学期正要拉开帷幕,和我亦敌亦友的同班同学从西北的两百个换成了哥大的五百个。此时,我只觉硝烟四起,战事似乎一触即发。

  一位前辈告诉我,从LSAT到1L到OCI再到真正工作,一步步只会越来越艰险,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而我则告诉自己,前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以上内容就是一位法学博士从西北大学到哥大的实习和转学案例分享,希望对大家的美国留学申请有帮助。如需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的相关信息,欢迎拨打一诺留学的免费热线400-003-6508或者010-62680991进行出国留学咨询,或者点击一诺留学官方网站http://www.yinuoedu.net/页面的“在线咨询”与一诺留学专家直接对话。微信订阅号:留学圈 (微信帐号:yinuoliuxue )

免费发送到我的邮箱:

只需3秒钟获知你的名校录取率    私人定制精准匹配    留学宝典免费送

*姓名: *电话: 性别:  男  女
           
*最关心的问题:
24小时之内您将会接到我们的电话,我们确保绝不将您的信息外泄

联系一诺查看更多

全国统一电话:400-003-6508

电话:010-62680991

传真:010-8248332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西区彩和坊路十号1+1大厦705室

一诺精品留学服务更多>

我要去美国
硕博 | 本科 | MBA| 高中
我要去他国
英国| 加拿大| 香港

新加坡| 美国| 新西兰

我要规划
后高考计划|速通计划
我要考试
托福| 雅思| GRE|
GMAT| SAT| SSAT
我要游学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关注一诺留学微信

关注一诺留学微博

版权所有@2012-2016    一诺留学网    京ICP备12034294号-1

联系电话:400-003-6508  010-62680991     传真:010-82483329     邮箱:service.bj@yinuoedu.net